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巴中 >
“沉浸式”体验让法治教育“活”起来
www.bazhongpeace.gov.cn 】 【 2025-07-04 10:53:02 】 【 来源:巴中日报

  “沉浸式”体验让法治教育“活”起来


  ——探访全市首家未成年人法治辅导中心


  如何预防校园霸凌、如何预防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如何预防网络犯罪……面对未成年人容易遇到的法律问题,怎样的科普才能直抵人心?7月3日,记者走进巴中法院“馨园”未成年人法治辅导中心实地探访。在这里,法律知识不再是枯燥的条文,超酷的互动游戏、生动的动画片,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不仅秒变法律“小达人”、解锁各种安全防护知识,还能开展心理解压和疏导。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50704120234.png


  法治+科普让法律知识好玩又好学


  “馨园”未成年人法治辅导中心位于通江县人民法院,于2024年12月正式建成使用。走进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映山红”树,树上展示的“指引和呵护”“心灵的港湾”“温馨的家园”等标语,代表着“馨园”的成立初衷和奋斗目标。


  辅导中心以教育引导为出发点,遵循未成年人心理成长脉络,设有“星路”“辛路”“心路”“新路”四大版块,展陈法治宣传、警示教育、心理疏导等内容,结合沉浸式场景、AI体验、VR模拟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多角度提供实践性、互动式的法治教育内容,让未成年人在寓教于乐中增强法治意识。


  “自西周开始我国就有了对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特别保护。”跟随讲解员的讲解,记者走进法治道德学习廊,该板块主要展陈未成年人法治保护史、未成年人法定权利等内容。


  如何让孩子们对这些枯燥的法律知识感兴趣?点开屏幕上的气泡,系统便能呈现生动的动画小故事。辅导中心通过多媒体技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和道德规范,结合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模拟法庭互动区,孩子们可以通过沉浸式VR庭审、VR监狱体验,真实感受失去自由后的痛苦和辛酸。除此之外,辅导中心内还设置了动感单车游戏、法治答题有奖大闯关等环节,将法律知识学习与趣味游戏相结合,让孩子们不仅能学习到实用的法律常识,还能在挑战中获得奖励、激发学习兴趣。


  “丰富新颖的体验方式,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知法、学法、守法,很有教育意义。”通江县高明小学老师刘晓梅说,通过真实案例与沉浸式体验,学生从“被动听法”转向“主动学法”,法律认知从抽象条文转化为具体行为边界,法治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50704120245.png


  法治+心理呵护未成年人一路向阳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走进“心路”板块,墙上的这句话引起了前来体验的家长和学生的共鸣。


  心理健康是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中心设置负面因素消除、动力单车蓄能、情绪宣泄等互动游戏,设立“心理连心室”“馨愿留言树”等功能区,采购专业心理测试仪器,及时发现未成年人成长的心理需求,并由易芳进心理疏导团队一对一“把脉问诊”“上门辅导”,建立成长台账和专档,定期跟踪回访,确保未成年人“向阳”生长。


  在“馨愿留言树”上,密密麻麻贴满了孩子们写下的心愿。“我不想上学。”这张与众不同的纸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儿童青少年处于人生的快速成长期,时常面临学业压力,在处理家庭、朋友、同学等人际关系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惑,从而产生心理问题。”易芳进说,“我们通过对留言的排查,及时发现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主动与孩子或者学校、家长联系,为他们提供帮助。”


  为延伸“馨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辅导中心还向全县各中小学正式投放、运行“馨园信箱”,接受未成年人成长中的法治、心理等问题咨询和情感沟通。打造“馨园”圆桌式少年审判法庭、家事审判法庭,改革未成年人审判及家事审判庭审程序,庭前播放干警自编自导自演普法情景剧《青春迷途》《法理·情理》,坚持用司法的人文关怀和柔性理念,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馨园”未成年人法治辅导中心每周星期五免费开放。自开馆以来,吸引辖区2000余名学生“打卡体验”。通江县人民法院院长刘伯梅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以‘馨园’为依托,凝聚家庭、学校、社会各界共识,深化探索创新,织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网,全面呵护未成年人向阳生长。”


编辑:余雪连
中共巴中市委政法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