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气象看四川,百年匠心启新篇
2025年四川省新媒体应用技能大赛
报名正式开启
本次大赛川东北赛区
由巴中市委网信办
与巴中市总工会联合主办
报名入口
“四川新媒体应用技能大赛”小程序二维码
识别二维码进入小程序即可在线报名
广元、南充、广安
达州、巴中
五地的新媒体创作人员
请选择“川东北赛区”
报名成功后,选手通过小程序继续参加线上培训和初赛考试。线上考试共2次机会,25道题,满分100分,最高得分超过60分进入复赛,同时可抽取奖品。
近日,由四川省总工会、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共四川省委网信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的“万千气象看四川,百年匠心启新篇”2025年四川省新媒体应用技能大赛报名正式开启。
一、大赛主题
万千气象看四川,百年匠心启新篇
二、大赛时间
即日起-2025年12月
三、参赛对象
四川省新媒体创作人员
四、大赛模式
2025年四川省新媒体应用技能大赛分为成都、四川平原、川东北、川南、川西五个赛区和乡村文旅赛项。大赛按照线上培训、初赛,赛区(赛项)复赛、决赛,省级总决赛的模式组织,各赛区(赛项)组委会在大赛总体框架内结合当地特色活动分别拟定主题,推报优秀选手参加总决赛。
面向四川省范围内新媒体创作人员,包括但不限于融媒体中心从业人员、自媒体创作人员、广大职工群众等,参赛选手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如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互联网营销师等)、乡村振兴带头人、劳动模范和一线职工等广大劳动者,围绕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生产生活变化及面貌、职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生产生活、新质生产力、特色产业与创新创业、工匠精神等内容,以新媒体形式记录其变化、工作场景、技术革新、乡村振兴帮扶实干风采,挖掘宣传先进、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劳动者典型事迹。
(一)初赛阶段:即日起至8月31日
报名方式:新媒体创作人员网上自主报名
选手通过微信搜索“咪咕彩媒”小程序,进入精选专题“2025年四川网信人才技能大赛报名系统”选择“2025年四川省新媒体应用(全媒体运营师)技能大赛”赛道,再选择对应赛区(赛项)报名(符合要求的务必按要求上传参赛资格佐证资料)。报名成功后选手信息由大赛组委会统一管理。全省各级融媒体中心从业人员也可登录天府融媒技术平台www.tfmct.com天融菁才培训平台进行报名。
报名成功后,选手通过小程序继续参加线上培训和初赛考试。线上考试共2次机会,25道题,满分100分,最高得分超过60分进入复赛,同时可抽取奖品。
(二)复赛阶段:即日起至9月20日。
1.发布作品:
进入复赛选手围绕大赛主题“万千气象看四川,百年匠心启新篇”和五大赛区、乡村文旅赛项,安排创作并公开发布新媒体作品。参赛作品发布时间为2024年7月至今拍摄、制作的新媒体作品。
2.上传作品:即日起至9月10日。
作品发布后需上传至报名小程序,上传作品时需按照页面提示填写作品名称、作品链接、作品简介等内容。全省各级融媒体中心从业人员上传通过的作品将在天府融媒技术平台www.tfmct.com天融菁才培训平台进行展播。
3.复赛评审:9月11日至9月20日。
大赛组委会对选手参赛资格条件和作品链接进行审核,各赛区(赛项)组委会负责对参赛作品评审打分,前50名选手进入该赛区(赛项)决赛阶段。
(三)决赛阶段:9月21日至10月19日。
1.参赛选手围绕个人参赛作品,从“选题策划、编辑制作、平台运营、技术创新、数据分析、营销推广”等方面,自拟角度、自备素材进行5分钟新媒体应用技能路演展示。各赛区(赛项)组委会按照“40%复赛分数+60%决赛分数”确定排名,择优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共20名),符合条件的获奖选手进入全省总决赛。
全省总决赛与“四川技能大赛四川省第三届网信行业技能竞赛”全媒体运营师赛项合并办赛,进入全省总决赛的选手必须符合“全媒体运营师”参赛资格要求(见附件)。因选手不符合参赛资格要求导致缺额的,按各赛区(赛项)决赛成绩排名依次递补。
2.大赛组委会将根据各赛区(赛项)赛事组织和报名参赛情况,为排名前三的赛区(赛项)增加参加全省总决赛名额,排名第一增加10个名额,排名第二、第三分别增加5个名额。
(四)总决赛阶段:10月20日至10月31日。总决赛分线上展示和现场路演。
大赛组委会将各赛区(赛项)的选手信息和新媒体作品上传至大赛平台展播,同时组织评委进行打分,按照“作品热度40%+评委分数60%”评选出前100名选手进入总决赛线下路演环节。
10月底,举办全省总决赛现场路演。参赛选手围绕个人参赛作品,从“选题策划、编辑制作、平台运营、技术创新、数据分析、营销推广”等方面,自拟角度、自备素材进行5分钟新媒体应用技能路演展示,择优评选出总决赛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五)公示阶段:11月1日至11月30日。
大赛组委会将在报名小程序和主流新闻媒体公示全省总决赛结果,持续开展优秀新媒体作品展播。
(六)颁奖典礼:2025年年底或2026年年初
举办颁奖典礼,展示获奖选手和优秀作品,为获奖选手、表现突出单位颁奖。
五、参赛规则
(一)报名要求
选手报名时应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资料,对于身份信息无法核实的报名者,主办方有权取消其报名资格;主办方承诺只将上述信息用于赛事评选、颁奖展示使用,并将对涉及的个人信息予以保密。对于同一个报名的id,选地区时在五大赛区和乡村文旅赛项中只能六选一,图文/视频/AI作品每人限报1个,涉多人联合创作作品须创作人员共同签署承诺书,按“主创人员”1人申报参赛。
(二)作品要求
参赛作品发布时间为2024年7月至今拍摄、制作的新媒体作品。作品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紧扣活动主题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要创意新颖、制作精良,人物和事件真实,不得虚构。
(三)作品类型及技术标准
图文类:作品包括漫画、插画、海报、长图文、短图文、图集等类型,要求主题鲜明,表述准确,逻辑清晰,结构合理,选材典型,语言生动,感染力强,并根据行文重点配相关图片、视频。
视频类:作品包括微电影、微纪录片、短视频、VLOG、动画短片等类型,视频时长6分钟以内,建议采用MP4视频格式,分辨率不低于1920X1080像素,支持横、竖屏格式,视频画面干净,不带角标、水印或标识,片头需标注作品名称,文中添加中文字幕,片尾需署名创作人,并提供相应文字脚本或视频内容简介。
AI类:作品应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进行创作(如AI生成、AI剪辑、AI特效、AI场景合成等),时长6分钟以内,作品提交需附AI技术能力运用说明文档(200字以内)。
(四)其他要求
1.本次大赛不面向参赛选手收取任何费用。
2.选手提交的参赛作品均要求为原创,不得抄袭或存在购买作品行为,一经发现,大赛主办方有权取消其参赛、入围及获奖资格,并将收回已发出的奖金、奖杯、证书等荣誉。
3.作品内容不构成对其他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的侵犯,如因此产生的侵权或其他纠纷,选手应当自行全面解决并承担全部责任。
4.参赛作品的发行权、使用权均属于本次大赛组委会,组委会有权对参赛作品用于向其他单位推报参赛、展示展播、媒体推广及其他相关宣传活动,不另付稿酬。组委会同时保留对作品的后期技术处理权,包括组织相关单位加强参赛作品文化价值开发、衍生制作一批文创宣介精品等。
5.大赛组委会具有对提交的参赛作品进行检查的权利,所有参赛作品必须通过审核才能参加评选与后期宣传。不同参赛选手不得提交相同参赛作品,已经在其他赛事活动中获奖的作品,须在作品简介中标注曾获奖项。
6.本次大赛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厉禁止以任何形式在平台进行刷数据等舞弊行为,参赛作品仅靠自然流量,如监测到违规即失去参赛资格。
7.本次大赛“图文”类作品、“视频”类作品和“AI”类作品一并评奖,不另外单独设奖,且奖项为个人奖。
8.本次大赛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
六、大赛奖励
最终根据全省总决赛成绩评选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20名,表现突出单位20个。一、二、三等奖颁发荣誉证书、奖杯和一次性奖金(含税),优秀奖颁发荣誉证书和一次性奖金(含税),表现突出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牌匾。各赛区(赛项)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选手,由各赛区(赛项)组委会奖励,组委会将把获奖选手纳入“太阳鸟”数字文化菁创新媒体人才库,提供实习就业岗位,同步推荐获奖选手及作品参加“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四川好网民”主题活动、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评选,获奖选手还可获得协办单位提供的云智能创作套件年度订阅权益,包含AI视频生成、多模态内容合成、元宇宙空间搭建等新技术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获奖选手在申报四川省新闻系列职称时予以倾斜。
七、联系方式
巴中市网信办联系人:陈女士,联系电话:18190111616
巴中市总工会联系人:王女士,联系电话:18780246137
附件:“全媒体运营师”参赛资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