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关注 >
网上造谣传谣后果你了解吗?
www.bazhongpeace.gov.cn 】 【 2025-08-18 15:15:40 】 【 来源:公安部网安局

  在这个信息洪流的时代


  我们每天都被海量信息包围


  而有人却为了博取流量


  编造出令人耸人听闻的信息


  一看吓一跳


  再看是谣言



  什么是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网络论坛、社交网站、聊天软件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带有攻击性、目的性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政治人物、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成不良影响。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50818151443.png


  动动手指,立即评论


  点点屏幕,马上转发


  网络造谣传谣的犯罪成本很低


  但为此付出的法律代价却不轻


  造谣传谣


  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快来一起看看吧↓↓



  一、民事责任


  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二、行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三、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五条: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温馨提示


  管住手,守住心


  清朗网络,人人爱护


  每一次不经核实的转发


  都可能成为谣言扩散的“翅膀”


  每一条恶意编造的谎言


  终将迎来法律严厉的制裁


  


编辑:余雪连
中共巴中市委政法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