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法先锋 >
《四川政法》杂志发表巴中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祥兵署名文章
www.bazhongpeace.gov.cn 】 【 2022-05-09 11:23:11 】 【 来源:四川政法

  《四川政法》刊发巴中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祥兵署名文章:


  坚持德治教化  提升善治水平


  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巴中样本


  近日,《四川政法》刊发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祥兵署名文章——坚持德治教化  提升善治水平  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巴中样本。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509115513.png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509115528.png


  坚持德治教化  提升善治水平


  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巴中样本


  王祥兵  巴中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


  德治是实现柔性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和有效路径。巴中市传承红色基因和晏阳初乡村改造及建设理念,聚力载体创新、作用发挥,推动德治融入群众、融入文化、融入实践、融入制度,激活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内生动力,打造市域善治巴中样本。


  一、凝聚“三股力量”,厚植德治之基。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就要聚焦价值引领,推动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共识。强化精神“感召力”。坚持把城市精神建设作为柔性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充分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赋予红四方面军训词新的时代内涵,确立“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新时代巴中城市精神,凝聚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精神、文化、历史共识,为推进振兴发展后发赶超,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巴中新征程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强化价值“引领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五大创建”活动为载体,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紧扣传统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我们的节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20余项主题教育活动1700余场次;注重发挥榜样力量,开展“巴中好人”、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最美人物等系列评选表彰和事迹巡讲展播,推动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强化制度“保障力”。坚持把道德导向和道德要求贯穿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过程,结合本地优良道德传统,出台《巴中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巴中市市民公约》等,制定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道德银行示范建设、礼遇帮扶道德模范、见义勇为表彰奖励等N项配套政策,形成“1+N”的德治制度体系,推动构建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彰显深厚文化底蕴的德治教化体系。


  二、搭建“三个平台”,激发德治之能。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就要创新实践载体,探索德治实战化、科学化现实路径。道德讲堂聚明德之“智”。整合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村史馆、农民夜校等资源,打造新时代传习所—晏阳初道德讲堂,传承晏阳初文化,采用“图文+实物”进行沉浸式、体验式、情景式展示,融入巴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开展治愚、治私等“四治”教育,使传统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引导群众崇德向善,实现和美善治,建成晏阳初道德讲堂430个。实践中心兴尚德之“风”。健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文明实践组织体系,推出“志爱巴城”“爱心送考”等品牌,建成文明实践中心5个、文明实践所130余个、文明实践站1800余个;配套开发文明实践云系统,嵌入理论宣传、志愿服务、技术培训、政策咨询、科普服务等10余项功能,明确每周五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日”,大力开展“五个一”文明实践活动,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教化群众。道德银行量崇德之“价”。让有德者有德,德高者多得,全域推行“道德银行”,探索党政引导、村组实施、群众主体的积分管理机制,围绕遵纪守法、移风易俗、勤劳致富、清洁卫生、家庭文明、邻里和睦、遵守公德等8个大项积分标准,对村(居)民道德行为进行量化评分,作为物资兑换、社区工作者招录、公益性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搭建“道德”与“获得”的联系通道,让无形的道德可量化、可触摸,从精神、物质、社会地位上激励群众崇德、明德、修德,积极营造“道德有价、德者有得”的社会治理氛围。近年来,建成市级道德银行示范村(社区)96个,累计兑换实物及抵扣相关费用价值达600万元,1500多名道德模范当选为村民代表和市县(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10名道德模范通过教育培训被录用为乡镇干部。


  三、聚焦“三大重点”,提升德治之效。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就要突出目标导向,引导群众守诚信、知荣辱、创和谐。以德促治,“擦”亮诚信底色。健全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开展电信网络诈骗、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等10大诚信缺失问题专项整治,组织开展“城市之星”“诚信守法企业”“诚信社区(村)”创建评选活动,营造“诚实守信,一路畅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良好信用氛围。以德促治,“约”出文明乡风。围绕美丽新村建设,村村建立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一约四会”,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十大行动,整治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引领良好家风、村风、民风,累计评出文明细胞1万余个,建成全国文明镇村9个、省级文明镇村31个;坚持“一馆一品”“一乡(镇)一特”发展思路,打造律动巴山、秦巴舞韵、集州欢歌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35个,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宣传教育、送文化下乡等活动,让村民随时随地能直观感受先进典型风采、接受文明新风熏陶。以德促治,“调”出社会和谐。将德治元素融入矛盾纠纷化解,全面推行矛盾纠纷“众口调”、“四议四调四评”,注重发挥道德模范、乡贤名人等作用,强化守法明礼尚德引领,走出了群众自我化解矛盾的新路子;探索家事审判模式,寓法于理、法理结合,将村规民约、道德故事、家风家训等内容与法律规定有机融合,贯穿于诉前调解和庭审全过程,审理的家事纠纷服判息诉率达99.8%、调解率达94.4%,实现小家安大家和。


编辑:余雪连

中共巴中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蜀ICP备18019757号 | 投稿须知 |

蜀ICP备18019757号-1 巴中长安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