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检察风云 >
【巴中两会】巴中检察:以监督之力绘就公平正义新图景——创新机制、精准发力,打造法律监督“全链条”样本
www.bazhongpeace.gov.cn 】 【 2025-02-13 10:07:10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巴中市人民检察院始终锚定“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目标,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引领,推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协同发力,创新监督机制,破解治理难题,为法治巴中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刑事监督:从“治罪”到“治理”的全链条重塑


  巴中检察以“诉源治理”思维构建刑事检察新格局


  精准指控体系:建立重点案件复盘、庭审观摩评议等机制,制定《二审刑事案件办理指引》,推动证据审查标准化,监督立案10件、撤案58件,追捕追诉62人。其中,史某某介绍卖淫案追诉后获刑五年五个月,形成震慑效应。


  穿透式监督:全流程纠正侦查违法183件,提出抗诉6件,办理“假减暂”案件366件。南江县检察院创新财产刑执行“融合监督”模式,成为全省试点标杆。


  刚性约束力:深化“派驻+巡回”检察机制,发出刑事执行检察建议16份,监督整改监管活动、社区矫正问题197件,让司法权威贯穿“最后一公里”。


  民事监督:破局虚假诉讼,守护司法诚信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50213100617.png


  假冒“通江银耳”注册商标案


  聚焦群众深恶痛绝的“假官司”,打出组合拳


  全流程精准监督:办理民事监督案件244件,提出抗诉及再审建议11份,揭穿某粮油管理站虚假拍卖合同纠纷等8起“假案”,挽回经济损失超千万元。


  执行监督标准化:全省首创《民事执行监督审查要点指引》,细化22环节118项违法情形清单,监督纠正违法执行50件。通江县办理的谢某某执行监督案入选全省优秀案例,为类案办理提供“巴中范本”。


  行政检察:解“二十年冒名婚姻”之困,破“不刑不罚”之局


  以“穿透式监督”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争议化解暖民心:办理何某某被冒名婚姻登记监督案,破解长达20年的身份困局;全年化解行政争议43件,发出检察建议43份,推动“案结事了政和”。


  行刑衔接堵漏洞:建立反向衔接机制,对411件不起诉案件提出检察意见248份,监督行政处罚落地,终结“不刑不罚”乱象。开展行政执法专项监督,发出建议27份,促进依法行政质效双升。


  公益诉讼:从“治病”到“防未病”的治理跃迁


  以“诉前建议+诉讼跟进”守护公共利益


  守护民生底线:开展医保基金专项监督,追回“救命钱”65万元;整治驾培机构偷税漏税,追缴税款120万元,相关经验获省级推广。


  护航绿色发展: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16件,发出检察建议142份。巴州区检察院联合多部门整治网红景点环境隐患,助推文旅产业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机制创新:四轮驱动激活监督效能


  巴中检察以改革破题,构建法治监督新生态


  全国首创“四轮驱动”机制:联合政府、监委、法院建立行政执法协同监督体系,实现执法、监察、审判、检察监督闭环运行,抽查案件10373件,整改问题案件208件,70名责任人被问责,入选“四川法治蓝皮书”。


  深化“进驻式”监督:开展政法系统专项检查,发现问题线索306条,发出监督文书193份,相关机制在中央政法委培训班作经验交流,成为全省改革创新项目。


  展望未来:


  巴中市人民检察院将聚力“四大检察”协同升级,深化虚假诉讼专项治理,探索行政检察“类案监督”模式,以更高水平监督质效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伟)


编辑:余雪连
中共巴中市委政法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