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应知应会知识
www.bazhongpeace.gov.cn 】 【 2023-02-27 11:03:30 】 【 来源:巴中长安网

  1.市域的内涵:根据国家《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98),“市域”指的是“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过去我们讲社会治理,主要强调国家宏观和基层微观两个层面,新形势下为什么中央提出推进市域层面的中观社会治理,可以从市域的“三个特殊”方面来理解。第一,市域是宏观与微观的转承点,更要成为撬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支点。第二,市域是重大矛盾风险的集聚地,更要成为重大矛盾风险的化解地。第三,市域是具有较多行政资源与较强执法司法能力的综合体,更要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集成体。


  2.社会治理的内涵:对社会治理的内涵外延要准确的理解,从政法系统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社会治理落脚点是平安。第二,社会治理是政法工作的分内之责。第三,要依靠平安建设体制机制,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协作配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3.“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涵:从字面表述上看,市域社会治理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组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社会治理现代化在市域的具体体现。是包括理念(树立系统融合、开放共治、包容协商、精细精致的理念)、制度(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衡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要着眼制度思维、制度创新、制度集成、制度执行,以制度现代化驱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体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体制,形成权责明晰、上下贯通、层层推进的纵向治理架构)、布局、方式(发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作用)、能力(提升统筹谋划、改革创新、政策把握、科技应用、群众工作、舆论引导能力)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高标准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既包括显性的内容,也有隐性的标准。


  4.“市域”概念最早是在习近平同志担任福建省省长期间提出来的。他在2002年对厦门工作的讲话中提出“市域城镇体系”概念,要求全市“一盘棋”促进城乡发展。“市域”概念的提出,把城市、乡村治理纳入整体来推进,有助于社会治理的城乡统筹。


  5.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概念的正式提出的时间:2018年7月17日,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推进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正式提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概念。


  6.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正式作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大决策。


  7.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所作重要指示的具体内容是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8.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时限:2020-2022年为1期试点,2023年—2025年为2期试点。


  9.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1期试点地区有244个地市,包括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巴中市属于其中之一。


  10.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一期试点验收时间是:2023年5月底前,由省委政法委组织力量,对试点地区进行考核初审。通过初审的,由中央政法委组织复审验收。


  11.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提高社会治理“四化”水平,“四化”是指: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


  12.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社会治理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


  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基点。


  1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切入点。


  1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以防范化解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风险为着力点。


  1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落脚点。


  1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到2035年的主要目标是: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基本成型,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19.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


  20.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2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22.《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规定试点市要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四议”是指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是指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23.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24.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25.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2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的意见》中,关于推进社会治理工作布局现代化提出的四项任务是:(1)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放在首位。(2)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3)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4)切实保障公共安全。


  27.《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提出要打击遏制网络犯罪,明确提出要深入打击整治网络贩枪、网络黄赌毒、网络传销、电信网络诈骗、网络套路贷等网络犯罪。


  28.《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关于推进治理方式现代化提出的“五治”作用是:政治引领作用、自治强基作用、法治保障作用、德治教化作用、智治支撑作用。


  29.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要防范“五类风险”:一要防控化解政治安全风险。二要防控化解社会治安风险。三要防控化解重大矛盾纠纷。四要防控化解公共安全风险。五要防控化解网络安全风险。


  30.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通过验收的,中央授予“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优秀创新经验”称号。


  


编辑:余雪连
中共巴中市委政法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