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我终于讨回了公道,你们辛苦了。”日前,平昌县黄某说起县委政法委牵头帮她化解了四年前的一桩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黄某口中说的案子要追溯到2018年,刘某驾车不当将黄某丈夫陈某撞死,经一审裁判,刘某应赔偿黄某16万。判决生效后,刘某因病去世,期间经公安机关、镇村多次调解未果,黄某屡次到省、市上访。今年来,平昌县委政法委主要领导带案下访,因案施策,多方协商,最终该起涉法涉诉案件妥善化解。
这仅仅是平昌县政法系统聚力“治重化积”“减存量去增量”的一个缩影,也是平昌县推进市域社会治理,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的成果展示。
今年以来,平昌县今年共受理涉法涉诉案事件89起,化解78件,引导群众自动息访10起,化解成功率达98.9%。
俯下身,听“民情”
请进来谈。整合县纪委、县政法各单位、县信访局等多部门骨干力量,依托县执法监督室心理咨询室阵地优势,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群众代表、媒体人员、心理咨询师等60余名各界人士召开“开门纳谏”座谈会2场,征得意见建议16条。
走出去找。实行政法系统主要领导“包案制”,对涉法涉诉积案进行专题研判,定期听取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以“带案下访”活动为载体,各自带着案件下访约访,把镇村当作办公现场,广开言路听民意,确保与信访人面对面、“零距离”,累计开展座谈9场次,征求意见6类17条。
座谈了解收集民情
静下心谋。针对收集到的处置难度大的老难、遗留涉法涉诉案事件,研究出台“畅通援助公证绿色通道”“加大执法监督”“为困难群众提供公益性岗位”“严格落实司法救助”等“我为群众办实事”6个方面10余项举措。
迈开步,谋“民盼”
延伸法律“服务圈”。深推法律援助、公证“绿色通道”“上门服务”、告知承诺制等便民服务,简化受理审批程序。今年进入绿色通道办理公证492件,开展“上门服务”12场次;为困难群众减免公证费用5.9万元,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上门法律援助115次。
线上调解矛盾纠纷
法治护航“解难题”。以“主动、团结、高效”的服务理念,充分调动法检公司、行政执法、律师等各方资源力量深入推进“法治体检”活动,为企业提供“点餐式”“订单式”服务,组建“巡回法治体检团”奔赴工地、企业等一线5轮次,提供法制宣传咨询、法治快办代办、多元法治解纷等3类7项服务事项,累计建立农民工劳动合同普查和体检档案3209份,营造了便利化、专业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高效解纷“促和谐”。坚持把诉源治理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高位推动,探索创新“以党政主导为轴心、源头治理为靶心、多元化解为中心、夯实基层为重心”的“四心”解法和“全区域联动、全体系升级、全链条发力、全要素保障”的“四全”治理模式。今年全县立诉前调解案件1400件,出具诉前调解文书139份,新收诉讼案件同比下降15.2%。
沉下心,化“民怨”
每周调度促化解。建立积案化解周调度机制,确保每周至少调度一次,每案至少研判一次。坚持问题导向,实行会前动议收集议题、会中调度定性定向、会后跟进督促解决的闭环运行模式,对未化解的积案记账挂号,轮番动态调度,直至清零销号。坚持法治思维,对涉诉涉法积案,邀请司法行政部门专家听证,充分听取对案件调查定性处理的意见建议。
专家听证
定期通报促化解。以全面压实积案化解责任为抓手,实行调度情况一期一通报、化解情况一月一通报,将积案调度情况以会议纪要形式径行通报给政法系统主要领导和责任单位,由主要领导约谈督促,对积案化解进度严重滞后的单位,每月在工作会议上通报、约谈、挂“黑榜”,真正实现积案化解从不推不动到主动求变的积极转化。
合力攻坚促化解。针对疑难涉法涉诉案件普遍具有的历史遗留问题、错综复杂、调处难度大等特点,积极发挥政法委“居中、牵头、揽总”作用,由政法委主要负责人协调相关部门联动调处,合力攻坚一个部门难以解决的疑难信访问题,由“各自为战”变为“合力攻坚”,着力解决跨部门、跨职能的信访积案。今年,成功化解2起长达7年以上的涉法涉诉积案。
来源:平昌县委政法委